01
鑑別溝通對象
依循AA1000SES利害關係人議合原則及GRI準則,鑑別主要利害關係人。本年度維持去年鑑別出9類利害關係人之結果:股東/投資人、員工、保戶、政府機關、合作通路、供應商/承攬商、社區/學校、媒體、非營利組織。
02
永續議題蒐集
回顧上一年度重大主題,並考量2024年永續發展趨勢、國內外同業、主管機關關注焦點、最新法令規範,蒐集各項永續議題,最後對應遠雄人壽短中期ESG目標,由永續發展小組共同彙整出18項永續議題。
03
分析衝擊
分析對經濟、環境、社會(人權)衝擊程度

永續發展小組發送「永續議題衝擊評估問卷」讓各部室主管思考前述18項永續議題對經濟、環境、社會(人權)的正向衝擊與負向衝擊,並進行評分,共回收24份有效問卷。

分析利害關係人對議題的關注程度

透過「2024遠雄人壽利害關係人永續議題關注調查問卷」調查9類利害關係人對18項永續議題的關注程度,共回收482份有效問卷。

分析永續議題的財務重大性

2024年新增分析永續議題對財務重大性,永續發展小組發送「永續議題財務重大性評估問卷」,讓各部室主管思考各項議題對企業營運財務影響,針對18項永續議題進行評分,作為後續決定重大主題之參考。

04
評估衝擊顯著性
評估對經濟、環境、社會(人權)衝擊程度

考量每項永續議題的實際與潛在正負面衝擊顯著度,顯著度係根據議題衝擊的「影響程度」和「發生可能性」評估。其中「影響程度」考量衝擊發生的規模、範圍、是否可逆、是否涉及對人權的影響等進行評分。將每項議題的正負面衝擊分數加總,依照衝擊分數排列順序。

評估利害關係人對永續議題關注程度

透過闡明每項永續議題實際與潛在正負面衝擊情境,請利害關係人進行關注程度評估,並依照分數排列順序。

評估永續議題對財務重大性

考量每項永續議題造成與公司財務相關風險與機會,依照其衝擊顯著性分數排列順序。

05
選定重大主題
綜合對經濟、環境、社會(人權)衝擊程度,以及利害關係人關注程度分析之結果,繪製成衝擊矩陣圖,並參考財務重大性評估結果,與專家討論辨識具高度衝擊之議題,鑑別出12項重大主題。
06
確認議題排序及揭露內容
經永續發展小組討論、總經理與董事長決議,將前述12項重大主題作為2024永續報告書之揭露基礎與重點。同時,12項重大主題亦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並整合於遠雄人壽的策略藍圖之中,作為永續目標之優先考量與關注。

重大議題矩陣圖

重大議題矩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