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指標
舉辦氣候變遷議題實體教育訓練,董事及高階管理階層參與
承諾2049年達淨零碳排
治理
策略
風險與管理
指標和目標
董事會作為遠雄人壽氣候風險監督最高層級組織,並由風險管理委員會定期向董事會提報風險管理業務工作報告。另外設立「永續發展小組」,下設六大功能事務組,由總經理負責督導及監督運作,定期召開會議,討論減碳措施及氣候變遷帶來之風險與機會。
氣候治理組織架構
遠雄人壽董事會
風險管理委員會
擬訂風險管理政策,監督各單位風險管理執行情況。風委會定期向董事會報告風險管理執行情形,並提出必要之改善建議。
風險管理室
針對氣候變遷風險設定關鍵風險監控指標(KRI)與一般風險監控指標,定期審視公司在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以及公司治理(G)執行的情況,監控指標表現,若上述指標逾控管值(綠燈) 將提出因應措施,以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總經理
永續發展小組
設置經營治理、顧客價值、員工關懷、社會共榮、綠色永續、氣候治理等六大功能事務組。每季召開會議,討論氣候變遷之風險與機會,並揭露相關資訊於永續報告書。其中綠色永續及氣候治理小組,共同進行全職場碳足跡盤查及中長期減碳目標設定。
綠色永續小組
負責淨零排放、環境策略與行動方案規劃與執行
氣候治理小組
負責氣候風險評估、氣候財務揭露(TCFD)規劃與執行
氣候教育訓練
為強化董事、高階管理階層、永續發展小組成員氣候變遷相關知識,每年定期舉辦教育訓練。
氣候變遷包含實體和轉型風險,以及為減緩及調適風險所帶來的機會。遠雄人壽永續發展小組合力分析可能遭遇到的實際與潛在氣候風險與機會,依據氣候風險鑑別程序,鑑別不同業務的氣候風險與機會及其對公司財務影響,排列氣候風險與機會之優先順序,進行氣候風險矩陣辨識。
氣候風險及機會辨識
以發生可能性、對遠雄人壽影響程度兩面向,描繪氣候風險與機會矩陣,並依影響時間、對於財務的潛在影響程度及衝擊等,找出重大風險與機會。
氣候情境分析
以2023年12月底為基準,遠雄人壽在有序轉型情境損失率為1.39%、失序轉型情境損失率為2.74%、太少太晚情境損失率為6.91%。與前一年度結果相比,2022年有序轉型情境損失率為1.38%、失序轉型情境損失率為2.71%、太少太晚情境損失率為6.93%。就情境分析結果來觀察,2022-2023年各情境損失率無太大變化,在可控範圍。
遠雄人壽除了依循保險業風險管理實務守則規定,於2022年將氣候變遷風險納入公司「風險管理政策」,亦增訂《氣候變遷風險及ESG作業準則》,管理面向涵蓋投資與日常營運,設定氣候變遷風險相關KRI與GRI,定期監控指標表現情況。
三道防線角色與職責
為有效落實氣候風險管理,依內部控制三道防線架構,明確劃分各防線之氣候風險管理職責與功能。
第一道防線
相關業務單位
- 投資單位訂定《股權責任投資作業準則》、《固定收益責任投資作業準則》,運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時,將ESG等議題納入考量
- 相關單位已設定氣候變遷風險KRI與一般風險監控指標,定期提交至風險管理單位之風控報告內揭露指標情況
- 放款單位修訂《放款徵信審查作業準則》,將ESG要素納入授信業務審查流程
第二道防線
風險管理單位
訂定《氣候變遷風險及ESG作業準則》,管理面向涵蓋投資以及日常營運
第三道防線
稽核單位
定期稽查各部門內控執行情形,並提供稽核報告至高階管理層
氣候風險監控
設定相關風險監控指標,包括關鍵風險監控指標(KRI)與一般風險監控指標,由風險管理室定期監控,若逾控管值(綠燈),依《風險監控處理程序辦法》規定,彙集權責單位共同提出改善措施,且配合國家政策與相關法規,持續評估氣候變遷風險對既有風險管理之影響。
遠雄人壽導入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量化標準流程、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透過全面性的盤查監控,有效掌握營運碳排放量與能源使用效率。在因應對策方面,已訂定相關作業準則,將ESG議題納入公司決策考量,並針對投融資組合進行碳盤查,未來將依據盤查結果,針對高碳排投資進行政策擬定,研擬減碳目標,減緩氣候變遷風險對本公司投融資標的之衝擊。
氣候關鍵指標
指標
|
短期目標
|
中長期目標
|
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1~範疇2)
|
持續執行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較前一年度減少4%碳排量
|
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至2025年減少12%,至2030年減碳28%,2049年達淨零碳排
|
保單碳足跡排放量
|
持續執行ISO 14067碳足跡盤查,取得環境部碳標籤及申請減碳標籤
|
精進保單服務碳足跡減量,減少3%碳排量,申請環境部減碳標籤
|
職場用電量
|
全職場用電較前一年度減少1%
|
全職場用電逐年減少1%,2030年減少6%
|
職場用水量
|
全職場用水較前一年度減少0.5%
|
全職場用水逐年減少0.5%,2030年減少3%
|
推動e化及電子保單
|
持續推動電子化、行動化等綠色服務流程,降低對環境衝擊和溫室氣體排放
|
|
低碳投資金額
|
逐年增加低碳綠能、水資源、再生能源等ESG主題性相關產業投資金額,加速國內再生能源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