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指標
溫室氣體盤查納入範疇三投融資項目,盤查範圍涵蓋上市櫃股票、債券投資及商業不動產投融資
申請取得環境部碳標籤
新進供應商簽署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書達成率100%
透過行動化與電子化服務,省紙約986萬張,減少約75公噸碳排放量
綠色營運
永續供應鏈
生態復育
2021年起導入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以2022年為基準年,檢視每年營運產生的碳排量,透過系統性盤查明確掌握實際排放量,依照相關能源費用支出及各營運點協力進行調查,使用營運控制法彙整總排放量,覆蓋率達100%。除逐年落實溫室氣體盤查,也擴展至保單服務面,導入碳足跡查證,2024年通過國際標準ISO 14067保單碳足跡認證,並取得行政院環境部碳標籤。
溫室氣體排放
2024年範疇一及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量為3,080.1797公噸CO₂e,每人排放強度為0.7230公噸CO₂e,較2023年減少4.6%。本公司持續落實節能減碳措施,於自有大樓樓頂設置太陽能及風力發電設備,並陸續汰換節能燈具,逐年達成減量目標。
保險服務行動化
遠雄人壽將數位服務導入保險創新運用,提供保戶行動化服務,打造無差別、高便利的數位保險服務圈,內部落實無紙化會議、數位學習課程、員工e化管理等;外部推動行動投保、電子保單服務、網路投保、線上售後服務、電子單據等多項數位服務,降低對環境衝擊和溫室氣體排放,用行動為環境永續產生正向影響力。2024年累計透過行動化與電子化服務,省紙約986萬張,相當於2座101大樓,守護千棵樹木免被砍伐,減少約75公噸碳排放量。
永續綠建築
從自身營運做起,自有新建大樓均採綠建築各項環保節能設計,如提升綠化量、減少水資源與碳排放等指標。台北遠雄人壽金融中心是北市信義區商辦大樓第一座、同時獲得美國綠建築協會LEED-NC「黃金級」與內政部綠建築「鑽石級」雙認證的綠建築,樹立企業永續建築典範,截至2023年遠雄人壽自建4棟綠建築。
遠雄人壽透過新供應商評估、供應商風險管理、供應商稽核及供應商輔導,以輔導供應商成為綠色供應鏈,降低供應鏈風險。並將環境永續與社會人權相關規範條款納入供應商合約,要求供應商需全面符合相關當地法規與國際規範,展現遠雄人壽提升供應鏈永續力的決心。
綠色採購
藉由優先採購經環境部認可環保標章規格標準,達到省電、節水、減少能源耗用目標,選用綠建材標章及省水標章等產品,且符合企業社會責任優良廠商,2024年綠色採購總金額達3,634萬元,佔總採購金額7%,較2023年成長98%。
在地採購
優先選用台灣當地供應商,支持在地採購,減少不必要的運輸成本與碳排放,並持續提升在地採購比率,透過採購管理程序,持續開發在地供應商。近三年在地供應商比例為97%以上,2024年總採購金額4.8億元,100%為在地供應商。
遠雄人壽響應全球生物多樣性,攜手屏科大與海洋大學持續推動「守護億隻鴞」陸域及「海洋珊寶」海域生態復育計畫,並帶領志工前進偏鄉小學推廣,扎根環境教育;2024年進一步發起「淨宣言」運動,建置行動平台,邀請各界齊為環境保育發聲。
SDG15陸域生態
2021年起與屏科大跨領域研究發展中心及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合作,已於屏東縣高樹鄉、台南市東山區打造7處無毒生態田區共6.74公頃、2023年在永在林場的FSC人工新植林內,新增2塊永續林地共5.9公頃,成功孵育領角鴞幼鳥長大離巢,對整體生態食物鏈有其正面影響。2024年再投入生態復育有成的台中市霧峰桐林社區,從自然走向人文,支持在地貓頭鷹生態保育,透過專業結盟,由屏科大團隊提供監測技術資源,藉以擴大生態研究量體,並以在地物產結合生態保育進行社區形象推廣,呼應SDG15陸域生態復育,同時銜接政府農業政策推廣,推出「鴞旺來」、「貓頭鷹生態米」、「貓頭鷹生態香菇」、「貓頭鷹龍眼蜜」生態天然作物,助益偏鄉小農行銷。
立即瀏覽

SDG14海洋生態
為留給下一代美好豐富的自然環境,2022年發起「海洋珊寶」生態復育行動,與長期關注海洋保育議題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合作,連結識名信也教授珊瑚養殖實驗室、新北市政府、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館,整合產官學界之力,實際投入「種珊瑚」行動,透過人工培育技術繁殖,在安全環境的養殖池種下230株珊瑚苗;架設水下珊瑚基座及監測,打造育種基地,讓繽紛珊瑚重新綻放。2024年志工團攜手福連國小「小小親海大使」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技術團隊,於新北貢寮進行復育珊瑚活動,為下一代守護健康的海洋環境。
立即瀏覽








